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韦德网站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五)

来源: 时间:2025-03-12 18:06:43 作者: 点击: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学校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和振奋,同时也明确了新的奋斗方向,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师生们纷纷表示,要自觉践行“自立自强、教育报国”发展理念,齐心协力、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扛起时代发展新使命,奋力书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肖新:今年“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清晰地锚定了新目标新任务。部署将教育强国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相连,令我深感振奋,也明晰了奋斗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担负为现代化建设培育大批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智力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使命。身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员,我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深刻领会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理解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自觉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团结动员一切积极力量,积极投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中,齐心协力为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邢兰芹:2025年全国两会继往开来、备受瞩目,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催人奋进。报告紧扣高质量发展,对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让我清晰感知全国两会为高等教育锚定的全新坐标。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研习《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结合两会精神,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立足学院实际,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学科+专业+产业”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地方产业输送适配人才;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创新,聚焦新质生产力需求,培育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适应新时代产业变革的能力。未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将秉持“干字当头”的实干精神,把两会擘画的蓝图转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王伟:两会聚焦教育改革、体育事业发展等关键议题,意义深远,令人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未来工作中,学院将在教学上持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设新兴体育项目,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师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鼓励教师参加培训交流,提升教学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营造浓厚体育氛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拼搏意志。此外,我们也会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其他院校、社会机构合作,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离退休工作处党委书记 李彤: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教育板块中提到“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此我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实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冲锋号”,同样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弄清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点要点、教育强国建设的必争领域、改革攻坚的着力点,以点的突破来带动全局工作的深入推进。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每一位教育人都不应做旁观者,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助力我们的国家早日建成教育强国。

幼儿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苏群:近日,全国“两会”教育话题在全校师生中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我深切感受到全国“两会”教育议题中涌动的时代脉搏。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到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每一项政策都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赋予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员,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行者”,我们要聚焦学生发展需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力打造“思政教育+专业实践”双引擎育人模式,将“两会”精神、科技创新前沿案例融入日常思政课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落实到每一次谈心谈话、每一场主题活动、每一个服务学生的细节中,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白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倍受鼓舞;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份子,更觉重任在肩。新征程上,我们将结合专业优势,深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积极投身思政课改革与宣讲。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将通过深入各学院、团支部开展集中化、互动式宣讲,将两会精神第一时间传递到青年群体中,用“青言青语”传递党的声音。

西安市政协委员、民革党员、音乐学院教师刘永昌副教授: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展托幼服务”等政策,无疑为我们以学前教育为特色的地方院校发展提供了机遇。我校可考虑在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础上发展托幼服务人才培育,继续完善学前教育,并探索发展高中师资培养,将我校发展成为综合类新型师范院校。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局之年,我们应该从高处谋局、在细处落子,瞄准教师教育前端的师范教育的模式创新,实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有序融合,从而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乐教、适教、善教的卓越教师,将我校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综合类新型师范院校。

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  郭建鹏: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不仅是国家发展规划的一次盘点和展望,更是高校工作者明确未来方向,凝聚力量的关键时刻。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绘就了更加美好的教育事业图景,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勇担教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主动投身于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将个人成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中去,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人文学院2022级文化产业管理二班学生  何明钥:今年的两会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国家发展的新方向。作为大学生党员,我密切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动态,而两会正是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热点问题的重要窗口。在报告中,我注意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被多次提及。这让我更加坚信,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报告中对就业、民生等问题的关注也让我倍感温暖。国家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大学生党员,我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统稿:党委宣传部  责任审核:张宇)


联系我们

雁塔校区:西安市雁塔区兴善寺东街69号 邮编:710061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101号 邮编:710100

联系邮箱:ssydzb@snsy.edu.cn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学校微博